走进“天铁”报道之一:“飞地”上的炼钢绝活

时间:2024-09-11 14:00:23 作者: 米乐官网直播

  太行山东麓,河北涉县境内,有一块天津“飞地”,从42年前开始,建设者们在这块“飞地”上艰苦创业,把一座荒山秃岭建成十里钢城。国庆前夕,本报记者来到这座钢铁之城,蹲点调研,全方位体验“绿色钢铁”的出炉

  我们走进依山而建的天铁热轧板有限公司,这个2007年8月全线建成投产的现代化工厂花红草绿,绿树成荫,清幽静谧,全没有想象中灰尘拂面的脏乱和噪音刺耳的嘈杂。

  “1994年天铁建成炼钢厂,结束有铁无钢历史;热轧板公司的建成,结束了有一般钢材无高档产品的历史。”接待我们的热轧板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周位翔介绍,“目前热轧板公司具备了年产钢和板卷380万吨的能力,能够生产普碳钢、冷轧基料、汽车用钢、管线多个品种,上百个规格。”

  一边听着周部长的介绍,一边迈入气势恢宏的生产车间,与外面依山环翠的恬静截然相反,这里设备林立,两座180吨转炉、两台双流板坯连铸机、一条1750热轧生产线一切运转有序,满眼热火朝天。

  在转炉操作主控室,几位年轻人紧盯着电脑屏幕,只需轻点鼠标,经过38分钟等待,190吨铁水就变成了钢水。来自天津市河东区的氧枪工苏岩和记者说,现在炼钢全部实现自动化,“一键”即可炼成钢。

  “过去炼钢光是炉前就需要炉下工、合金工、巡检工、炼钢工好几个人,添料还需要人工小推车推,工作环境粉尘飞扬,噪音刺耳,现在你看多干净,工人劳动强度低了,环保效果好了。”正在现场指导年轻人工作的热轧板公司副总经理冉建平说。

  全部自动化,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。苏岩和记者说,身为“大学生骨干”,自己和其他同事一起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,每年对一个新课题进行研究,今年针对公司“低成本战略”的工作要求,我们主要研究怎么样延长炉龄,让转炉的冶炼炉数增加,延长了转炉的常规使用的寿命,也就节约了成本不是?

  热轧板公司总经理宋勇军向记者解释“低成本战略”工作思路的由来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,原料价格连连攀升,下游需求拉动持续减弱的多重困境,整个行业步入微利时代,行业年平均利润率甚至低于银行一年存款利率。在这种大环境下,天铁集团倡导“用最低成本生产出合格成品”的低成本战略,组织科学技术人员对传统冶炼工艺进行“颠覆”式攻关。

  宋勇军指着眼前正在运转着的连铸机和记者说,通过攻关,我们稳步提高连铸拉速,一个浇次下来,原来能拉12炉,现在变成了15炉,中间包耐火材料的使用周期是固定的,炉数多了,吨钢对耐火材料的消耗自然就降低了,再加上提高钢包包龄的方法,我们吨钢的耐材成本就降低了7元左右。

  “再比如,我们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,对几个钢种的锰成分做调整,降低其含量,并成功用低价合金替代高价合金,又使吨钢成本下降了10元左右;我们优化工艺路线,通过实践,省略掉精炼炉工序,同样生产出合格板卷,吨钢耗电由此下降了18度,成本又降10元。”宋勇军自豪地说。

  “实行低成本战略,关键还要转变大家的观念,突破固有的思维。”宋勇军说,“除了工艺路线、工艺流程优化,我们还从管理上入手,比如规范中间包余包厚度,减少浪费;有效开展尾渣、废渣、废水、废气的回收利用。如果从去年开展低成本战略算起,我们炼钢成本每吨共降低了20多元。”

  “以我们的机组设备设计能力来说,最薄轧至2.0毫米,最厚轧至16毫米,但我们通过提高轧制力的控制程度,向更薄与更厚两个方向延伸,如今最薄可以轧到1.6毫米,最厚能够达到25毫米,轧制能力的扩充,无疑为扩大我们产品的范围,提高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。”宋勇军称。

  薄的、厚的热轧板卷整整齐齐地在既定轨道上缓慢前行,入库,出库,然后进入广阔市场。我们的天铁呢?在困境面前,既定轨道缓慢前行肯定不行,超常规的手法,超常规的绝活,带来的必定是超常规的广阔前景。

  走进天铁,强烈地感受到旧与新、传统与现代、封闭与开放在这里的聚集、冲突与化解。当初建设者们喝坑水、吃窝头、住席棚、点油灯的艰苦付出,经过42载时光浸染,成就了如今的十里钢城。2010年,天铁集团生产铁668万吨,钢628万吨,材758万吨,实现营业收入710亿元,在全国500强中,名列第111位。

  面对当前钢铁行业的恶劣生存环境,天铁人在努力,“打造独具特色的双高产品,实施差异化竞争,延伸增值服务”。这是天铁集团副董事长、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武玉海在职代会上为天铁指明的努力方向。从热轧板公司的这个“点”上,我们得知天铁已在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。本报记者李振江吴巧君

上一篇: 天铁板材热轧板工程炼钢连铸体系热负荷试车成功

下一篇: 热扎卷板期货震动下行 现货商场平稳

成功案例success case